嘉里大通物流、鲸仓、蚂蚁链三方合作 探索仓储物流轻资产模式

每個人都會有可為與不可為的時候以及限制(體力的限制、經濟的限制、能力的限制),如果你以為什麼都可以自己來、不需要他人幫忙,就真的大錯特錯。

近代以來,中國人被西方奴役的歷史似乎終於在今天迎來了揚眉吐氣的一頁,中國人可以好好修理那些讓他們不高興的人,怎一個「爽」字了得。但是這樣的一個終結論並非沒有例外,近些年在中國身上尤為明顯。

嘉里大通物流、鲸仓、蚂蚁链三方合作 探索仓储物流轻资产模式

今天,香港街頭警民的暴力衝突成為這座城市的主旋律,有美國參議院指出香港有淪為「員警國家」的風險。很多人也會因此聯繫到自己的生活經歷,有時遇到各種不公正的對待,大多選擇忍氣吞聲。61.0%的受訪者認為「爽文化」受歡迎的原因是能給人以代入感。除了撤回《引渡條例》修正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取消暴動定性、釋放被捕抗議人士四條外,第五條還提出要實現真正的「雙普選」。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位男青年孤身來到澳洲,邊學習英語邊打工。

今天的中國還仗著自己龐大的市場和強勁的購買力,讓外國政府和公司屈服於其影響力,任何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出言不遜和對中國含沙射影的評論都會遭遇到中國人狂風暴雨般的抵制。近些年,「爽文化」在中國大行其道,《延禧攻略》這樣的爽劇和《一個出生寒門的狀元之死》這樣的爽文是其典型代表。隨著穆斯林大國的發展與崛起,全球穆斯林人口隨之迅速成長,2030年全球穆斯林人口預計突破30億,占全球人口的31%,成為全球最大的宗教。

有鑑於此,為跳脫宗教議題,韓國政府與企業正積極努力打造清真產業,以產業的角度來建構市場機制,包含產品認證、行銷推廣、穆斯林友善環境等工作,藉此讓韓流持續渲染至穆斯林世界。目前四級清真分類標章由韓國食藥廰管考,若遇消費問題將可依據商標法摘除其標章或處以罰鍰及停業。到訪韓國穆斯林遊客逐年增加,為打造穆斯林友善環境形象,韓國觀光公社於2016年起,針對韓國境內穆斯林友善餐廳進行四個等級分類。由於韓國為非穆斯林國家,國內並無政府統一的清真標章,認證制度由民間單位獨立運作,目前韓國食藥廰(KFTA)認可的清真認證機構,包含韓國伊斯蘭教中央會、清真協會、世宗大學清真研究所、清真認證中心等。

第三級為提供清真菜單,但仍有販售酒水和飲料的穆斯林友善餐廳(Muslim Friendly)。南韓則由民間機構韓國伊斯蘭中央委員會(KMF)獲得JAKIM認可,KMF所核發之標章可於JAKIM認可之國家間流通使用。

嘉里大通物流、鲸仓、蚂蚁链三方合作 探索仓储物流轻资产模式

Photo Credit: 中央社清真產品販賣機進駐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將販賣超過20項獲清真認證的台灣產品。第一級為取得清真認證標章的餐廳(Halal Certified)。企業可依自身需求,透過以上四個機構取得各自的清真認證標章。第二級使用清真食材的自我認證餐廳(Self Certified)。

因此,南韓通商資源部下的標準局正努力與ESMA合作,其未來能成立專責機構參與IHAF事務,爭取互認證合作。歷史最悠久的馬來西亞認證制度,其主管機關馬來西亞伊斯蘭教發展局(JAKIM),推行各國間認證標章的互認證機制,目前世界45國67機構已獲馬來西亞JAKIM認可。其中,已獲得韓國伊斯蘭中央會(Halal Certified)的餐廳有10家。境內——建構友善環境,吸引更多穆斯林旅客來韓觀光除了積極投入穆斯林國家的清真認證與相關標準活動外,韓國政府也試圖透過國內觀光帶動韓國清真產業形象。

國際行銷方面,2019年3月12-13日韓國政府委由大韓貿易投資振興機構(KOTRA)於馬來西亞辦理K-Wave & Halal show,選擇馬來西亞作為東南亞清真市場的中繼站,作為進入周邊穆斯林國家的跳板,帶領韓國24個食品美妝品牌並結合韓流,進軍馬來西亞。第四級是菜色為無猪肉的餐廳(Pork Free)。

嘉里大通物流、鲸仓、蚂蚁链三方合作 探索仓储物流轻资产模式

全球清真產業發展迅速,2017年全球穆斯林消費市場規模已突破2兆美元,其中最大占比為食品和飲料,市場規模為1.3兆美元,另一方面旅遊業為1770億美元,製藥和化妝品部分達87億美元。在此次活動中大韓貿易投資振興機構(KOTRA)與馬來西亞經濟事務部(MEA)下屬的清真產業發展公司(HDC)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以擴大兩國清真雙邊貿易與投資交流為目標。

另一方面,隨著穆斯林的消費力和所得收入增加,使穆斯林市場成為全球最關注的消費市場。目前首爾有超過100家穆斯林友善餐廳。而穆斯林的消費價值與伊斯蘭教義息息相關,而清真即是落實伊斯蘭教義的消費模式,主要精神在於避免穆斯林消費者購買產品之時,避免碰觸豬與酒精等不潔之物。整體而言,清真議題為南韓新南進政策要項之一,由韓國農糧鄉村事務部(MAFRA)成立韓國清真產業研究所(KIHI)針對穆斯林國家的市場概況進行調查,提供清真認證的相關諮詢、人員訓練服務,並定期辦理國際研討會,在產業與專業知識上持續與國際市場交流。ESMA致力於清真科學化標準制定,將清真檢測驗證流程標準制度化,依照國際標準(如ISO、HACCP)方式制定標準。然而非穆斯林在種族、宗教信仰與社會觀感接受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另外在行政效率上難有效統合,以及對清真認證系統理解有限都成為發展清真產業的挑戰。

ESMA下組織國際清真認證論壇(IHAF),其任務是在國家和地區執行清真標準。此外IHAF致力於區域與國際間的多邊合作,期能推動其會員國間的清真認證系統相互承認

只是山域開放後的制度配套,如商業團的管理、山友要負的責任,以及山屋、步道要處理到何種程度,須更具體細緻的討論。台灣將告別「媽寶級國家」:《國賠法》修法是否「不負責任」? 台灣第一起山難國賠案逆轉免賠高院:人民沒有「登山零風險」的請求權 各界山友怎麼看? 山友崔祖錫表示,很感動政府在開放山林的政策上大轉變,雖然還有很多議題要面對,期以開放態度、務實管理。

中央與地方權責劃分不清,還有不法之徒盜伐山林,造成破壞及髒亂等情形,蘇貞昌表示,這是過去政府錯誤態度造成。國家公園取消登山能力或經驗證明審查。

另一名現任高山嚮導李美涼指出,終於盼到這一天,感謝政府全面開放山林,盼山友們也要自律跟自重,珍惜難得機會。過去幾十年不做,現在開始這樣做,一定會往好的方向走,只要方向對、腳步不停,一定會爬到山上,希望國人一起向山致敬。此外也建置無線基地台,如玉山北峰基地台在今年8月已建置完成,周邊通訊服務已完善,還要繼續把相關服務設施做好,讓山友及周邊店家方便通訊。蘇貞昌強調,山是全民共享的,開放山林是個開始,請各界持續指教,讓政策得以落實。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黃楩楠理事長也於會中指出,民間社團會配合政府推廣山林政策,尤其明年是台灣「脊梁山脈旅遊年」,透過和國內外社團朋友互動,共享美好山脈旅遊,讓台灣好山好水在世界上發光發熱。「責任」:法務部已提出《國家賠償法》修正草案(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落實登山者自主管理、承擔責任的觀念,不能都由政府負完全責任,什麼都國家賠償,而是山友自律,做好準備跟自主管理。

不過每逢山難事件發生就引發熱議的搜救「使用者付費」則並未被提及,蘇貞昌則表示,各種聲音都有,會持續討論怎樣做最好。提供59處高山營地,每日最多1514人使用,以及改善全台山區通訊等。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黃一元理事長表示,已登山一輩子,希望能保留美好山林減少人為設施,也感謝政府支持。蘇貞昌指出,過去在教育上不對,沒有好好教育國民,讓民眾感覺政府不鼓勵親近山林,只認為登山危險、應該管理。

「服務」:將在4年投入7億元經費,整建現有山屋設備、步道及告示牌。透過教育,讓孩子自己做好準備,自己負責、自主管理。農委會林務局管轄的林道全面開放,管車不管人。從明年開始到2023年,逐步完成35座山屋及78條步道整體改善計畫。

五大主軸開放山林 登山界長年關心相關議題,且在數次山難事件後,引發廣泛討論,行政院召集15個部會,蘇貞昌主持多次跨部會研商會議,並透過網路及座談會等,參考山友意見,終於形成開放山林的5大政策,包括「開放山林」、「資訊透明」、「便民服務」、「教育普及」及「明確責任」。「教育」:從社會和學校教育雙管齊下,鼓勵民眾親近山林,並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可以爬到哪裡。

怎樣做最好,會跟各方討論,並以山林開放的政策主軸向前走。今年底將先完成20座山屋及45條步道的整建。

他肯定將入山、入園的行政程序簡化。《環境資訊中心》報導,「山域開放登山者必須更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落實無痕山林。